2.“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 曾多次随同父亲视察大西北、大西南的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延年回忆说:在视察期间,耀邦往往自己一头钻进老百姓的房子或帐篷里,或往路边一坐,招呼过来一大群乡亲,无拘无束地与他们交谈。他要去看的地方,大多不是别人预先安排好的“样板”,而是先听当地负责人全面介绍情况后,出其不意地提出自己认为需要看的地方,亲自调查。 记得父亲曾跟我说过,毛主席曾对他讲:不要完全相信下面的干部,你怎么知道他不会讲假话?报喜不报忧的事多得很。要亲自下去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实际上,去看看没有专门安排布置的地方,也是父亲一心想了解真实情况的无奈之举。因为视察中,有时常听到不实之词或遇到弄虚作假的事。 父亲曾对中央党校法学师资进修班的学员们讲过,1984年9月,他到内蒙古二连浩特,去参观一个牧民家庭,看起来很好,两个小女孩长得漂漂亮亮的,又会跳舞唱歌。一些人七问八问,发现不对了,问家里有几口人,她们答不上来,结果是旗文工团的。 因此,父亲不得不设法对付那些糊弄他、搞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人。 1984年除夕夜,当南宁的鞭炮满城爆响时,父亲突然站起身来,说了声“走!”就出了门。广西自治区陪同他的同志很奇怪,跟在后面问:这时候了,还要去哪儿? 父亲说:“你们不用管,去哪里坐上车子再说。” 上了车,父亲才说,他想到附近农村去看看。广西的同志便安排他去武鸣县。可是,父亲摇摇头,说:“武鸣县你们早已经准备好了,我要去邕宁县,去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 到了邕宁,县委机关一个人也没有,父亲与郝建秀、王兆国和广西自治区主席韦纯束等一行在县委收发室等了十几分钟,县委副书记韦武琼闻讯赶来。父亲告诉他,只是想到附近的村庄走走,并专门交代说:“不要选最好的看。” 韦武琼说:“那就到龙岗好了,这是一个中等大队,交通比较方便。” 一行人来到龙岗村,分头访问。父亲信步走入的那一家,主人原先是生产队长,家中米缸里有粮,立柜里也挂着新衣服,但是没有电视机。 父亲问为什么。那家主人有些不好意思,说:“我劳动差一点。”父亲笑了笑,没说什么,心想:可能是他过去当干部,溜溜达达惯了,所以现在致富致得慢一些。 到第二家一看,父亲就觉得境况好多了,有粮食、有衣服,还有电视机,用手电筒照了照,猪栏里还有两头大肥猪,主人玉正萱招待客人的糖果和饼干也是比较高档的。 父亲又走进一户人家,看到主人两口子不过三十多岁,却已经有了四个孩子,问他们:“你们没有计划生育呀?”看到他们尴尬的样子,父亲笑了笑,从这家走了出来。 父亲一家一户地走访着,给乡亲们拜年。等他们回到南宁不久,新年的钟声就敲响了。 父亲去世前一个月在南宁休息时,还惦记着五年前走访过的这个龙岗村,特意将两户主人请到南宁,又拉起家常,问村里饮水问题解决了没有,村后荒山的造林情况如何,去年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还问年货置办得怎么样了,准备了多少斤糯米、多少斤猪肉、多少只鸡过年…… 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玉正萱老人非常难过,说:“我们的一点小事他都记得很牢,今年春节他接见我们时,还记得我家有17口人,问我孩子们都分家了没有。像他这样关心我们农民的人,真不该去得这样早呀!”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