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片 视频 音频 书签 博客 论坛 旧版入口
标  题
作  者
正  文
简  介
不  限
   
 
   
     
 
 
·苏永通:生命的..
·赵威:我的忘年..
·许荻晔:“他用..
·刘学洙:我眼中..
·周礼荣:朱厚泽..
·凌绝岭:想得最..
·陈家琪:这片多..
·帅好:1985年的..
·刘安庆:国士所..
 
   
专题特辑  /  怀念耀邦  /  口述耀邦  /  耀邦研究  /  电子杂志  /  背景参考  /  投稿
  网上纪念馆  /  耀邦家庭  /  耀邦年谱  /  耀邦著述  /  手迹文物  /  故居陵园  /  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特辑 >> 纪念朱厚泽逝世5周年 >> 纪念朱厚泽逝世5周年
山之骨
作者:      时间:2015-05-15   来源:
 

  ××兄:

  大作及惠书均悉,谢。闪现于字里行间的火热情怀,读之怎能不为所动!

  钙,世代所珍。至于其人,山村野夫也。出身边陲,远离京华。无奈赤诚的良知乘时代的大潮将其卷入风暴漩涡。沉浮之间,身影偶现,时而入人眼目罢了。野气未消,钙性难移,但恐所剩无几矣。

  君不见,遮天蔽日的蒙蒙雨雾,吸附着千年郁积的瘴气与近代生活的污烟,早已把那山之骨溶蚀得满目疮痍。山岩挺立的轮廓,在晚霞的余晖中朦朦胧胧,昏昏糊糊,迷迷茫茫,已经难以辨认了。它正消失在黑暗之中……

  山之骨,它还会于晨曦中,重新披上彩霞,再现它的身影吗?

  是的,当那山之骨从溶蚀它的茫茫酸雨、地下潜流,从浩瀚的林莽深处、野草丛里,渗过泥沙与岩缝,历经艰辛和曲折,沉积、蒸腾、散发,扬弃了那污烟和瘴气之后,它必将会重新凝结出来。

  那洁白透明的钟乳,磷磷闪光的石花,巍峨的玉柱,雄奇的石林,神秘的溶洞……那不是新生的山之骨吗!那新生的山之骨,必将比它的母亲——被溶蚀的朴实无华的野性山岩,千般壮丽,万般诱人……

  对这一天,人们满怀希冀、信心和激情。但是,那只能存在于未来,我们难以触及的未来。它不会出现在明天,或明天的明天。

  不知君意如何。

握手!

厚泽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南国友人给朱厚泽信

厚泽兄:

遥望京华,冰雪凌寒,念也何似!世俗缺钙,而贵州多山,钙,山之骨也,向为吾辈所珍……
××
于南国

注:在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东张西望——朱厚泽摄影作品散篇》摄影集卷首,朱厚泽以山之骨为题,发表了十五年前给一位工作、生活在南方某城市的朋友信札的断片。(本文载于2009年的《财经》杂志)

评论】 【加入收藏夹】【关闭
 
 

   
 
【编者按】
朱厚泽:胡耀邦的全面改革主张
朱厚泽:建设阳光政治—我心中的...
林蕴晖:胡耀邦与“三宽”方针
山之骨
关于近现代中国路径选择的思考
向传统封闭空间告别
 



查看>>所有评论
 
 

京ICP备0602582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329    电话:010-82997384转813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
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如作者对本网站发表其作品有不同意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