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 大作及惠书均悉,谢。闪现于字里行间的火热情怀,读之怎能不为所动! 钙,世代所珍。至于其人,山村野夫也。出身边陲,远离京华。无奈赤诚的良知乘时代的大潮将其卷入风暴漩涡。沉浮之间,身影偶现,时而入人眼目罢了。野气未消,钙性难移,但恐所剩无几矣。 君不见,遮天蔽日的蒙蒙雨雾,吸附着千年郁积的瘴气与近代生活的污烟,早已把那山之骨溶蚀得满目疮痍。山岩挺立的轮廓,在晚霞的余晖中朦朦胧胧,昏昏糊糊,迷迷茫茫,已经难以辨认了。它正消失在黑暗之中…… 山之骨,它还会于晨曦中,重新披上彩霞,再现它的身影吗? 是的,当那山之骨从溶蚀它的茫茫酸雨、地下潜流,从浩瀚的林莽深处、野草丛里,渗过泥沙与岩缝,历经艰辛和曲折,沉积、蒸腾、散发,扬弃了那污烟和瘴气之后,它必将会重新凝结出来。 那洁白透明的钟乳,磷磷闪光的石花,巍峨的玉柱,雄奇的石林,神秘的溶洞……那不是新生的山之骨吗!那新生的山之骨,必将比它的母亲——被溶蚀的朴实无华的野性山岩,千般壮丽,万般诱人…… 对这一天,人们满怀希冀、信心和激情。但是,那只能存在于未来,我们难以触及的未来。它不会出现在明天,或明天的明天。 不知君意如何。 握手! 厚泽 上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四日
附 南国友人给朱厚泽信 厚泽兄: 遥望京华,冰雪凌寒,念也何似!世俗缺钙,而贵州多山,钙,山之骨也,向为吾辈所珍…… ××于南国 注:在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东张西望——朱厚泽摄影作品散篇》摄影集卷首,朱厚泽以“山之骨”为题,发表了十五年前给一位工作、生活在南方某城市的朋友信札的断片。(本文载于2009年的《财经》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