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记者 杜珂 张缘)近日,以“永远的胡耀邦”为主题的《胡耀邦(1915-1989)》读书会在什刹海会馆召开。读书会由胡耀邦信息史料网、共识网、经济观察报与北京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主办,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宝库中为民服务的光辉思想,并追忆中国亿万群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客观历程。 《胡耀邦(1915-1989)》由张黎群、张定、严如平、唐非、李公天等五位曾长期工作在胡耀邦身边的老同志历时10余年精心采访撰写而成,真实地还原了胡耀邦的一生,着墨最多、最用力,也最体现胡耀邦业绩的地方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的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在叶剑英、邓小平等的支持下,组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间,他积极参与制定并贯彻执行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如主导了5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全力推进了改革开放。该书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本记录胡耀邦生平的传记题材的分量之作。 面对着粉碎“四人帮”之后百业待兴的局面,胡耀邦为什么能够做出了这么多开拓性的工作?与会人员纷纷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切身感悟。 中共党史专家何方与胡耀邦同为抗大学员,胡耀邦为第二期,何方为第五期。何方就认为,耀邦同志的学习精神确实值得大家学习。“耀邦同志文化不高,和我一样,十四五岁初中念了一年就完了,但是他后面进步的快。这个快除了他的天赋、悟性以外,就是学习、钻书本”。何方说,这里的“钻书本”不是教条主义,而是“只要抓紧学习就会有所进步。” 1984年胡耀邦主持起草了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曾任职国家体改委副主任的高尚全当年参与了起草工作。与胡耀邦的近距离工作接触,让高尚全感喟到胡耀邦“为人民考虑问题”的精神境界,“在6月9号的一次会上,耀邦就提出来,我们的工资少的不能再少了,主张要加工资。当时是提不能高消费,不能高工资的口号。耀邦提出工资应该翻两番,促进消费。耀邦这是给群众考虑问题。” 高尚全回忆道,胡耀邦到地方去调查的时候没有套话,也不是早就准备好了自己讲什么,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让大家先下去,摸情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种工作方法让胡耀邦有着充足的改革动力,因为能够认识到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如发达国家主要是体制上的问题,管理上的问题。 陶斯亮则认为,胡耀邦与众不同和最有魅力的,是他身上人格的力量,人味特别浓,在我们党历代的领导人中,把党性和人民性结合的如此完美的,唯有耀邦同志。儿时的陶斯亮在延安时期与胡耀邦家是邻居。陶斯亮的母亲曾志甚至告诉陶斯亮,也只有胡耀邦一直能保持住天真,保持住人最纯粹的品质。 在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学习胡耀邦坚守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学习胡耀邦心在人民,立归天下的为民情怀;学习胡耀邦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学习胡耀邦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学习胡耀邦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的崇高风范。 通过对《胡耀邦(1915-1989)》的学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副会长陈剑提出,我们还要继续学习胡耀邦心里敞亮、光明磊落,厌恶任何权术政治的健康人格,学习他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努力把握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的探索精神。 胡德平、胡德华、何方、高尚全、沈宝祥、高勇、陶斯亮、刘永好、马立诚、王巍、汪玉凯、赵晓、盛平、周志兴以及作者张定女儿张宛佳等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