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谈一点看法。有几个关系,我听了以后印象很深刻,比如说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官与民的关系、政治与经济的关系。由于时间很有限,我这里仅就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谈一点看法。我们知道,三十年来,我们主要的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多场合我们都讲最大的政治是经济。这样就形成了经济主义的执政思路,这成为执政党支配性的意识形态,政府权力机构类似于一个公司,我就听到一个市委书记讲过,市委书记就是董事长,市长是总经理,政协和人大就是监事会,公检法就是保安队,这种公司主义的发展方式支配了三十年的发展。 这种发展方式已经到了非要改变不可的时候了。执政党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但是,转变的效果并不明显,相反,问题是越来越严重,旧的发展方式呈现恶性膨胀的势头,实际上是放大了的“大跃进”,铁道部就是一个例子。不断在放卫星,一下是 200 公里 ,一下是 300 公里 ,一下是 350 公里 ,不断放卫星,追求的都是速度。这种模式在其他领域不断地被复制。 因此我觉得在目前的情况下,在回顾历史决议 30 周年的时候,执政党需要拿出勇气,改变这种发展方式。而阻碍发展方式转变的阻力,就是各种利益集团,这需要通过政治改革来予以解决。也就是说,经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政治性的,不解决政治方面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有困难。 因此,需要把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真正提到改革的日程上来。以前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以后能不能这样讲,经济问题要通过政治体制的改革来解决。刚才很多教授都讲到了这个问题。如果说没有政治领域的突破,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还能不能持续?这种繁荣能不能持续下去?我觉得在这个节点上回顾历史决议,就要唤起我们的历史感,执政党需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在历史决议通过 30 年后的今天,大家很迫切地想知道,执政党能不能像 30 年前那样拿出一个新的改革的纲领?我们呼唤执政党要有这样的历史感、勇气和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