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出一个核心问题。 国家和政党的中心任务,都有历史的阶段性。三十年来,一直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如果今天仍然只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以政治建设为中心,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政治制度建设不好,蛋糕当然分不好。对于今天的中国稳定来说,分蛋糕重于做蛋糕。很多人说,经济繁荣会带来政权稳定,这是错误的,法国大革命就是在经济大发展时期爆发的。 有人说,中国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其实,中国有很多问题是因发展带来的问题。你要是慢一点发展、调整方向发展、甚至某些方面不发展,问题就没有了。科学发展观有深刻的道理,可惜一些部门以及地方,学起来像唱歌,没有人真正地正确地解读、贯彻和落实。 下个时期,党要“以政治建设为中心”,最好同时提,以“政治和经济建设为重点”。我们不仅要与外国拚经济,更要与外国拚政治、拚制度。制度拚不赢,经济最终不可能拚得赢。 第二,政治要让人民讲,不要总是对人民讲政治。 这些年,举凡国家大事,就变成政治事件,不让人民讨论、批评。比如高铁、保障房,结果出了大问题。这些国家大事,不让人民批评讨论,国家直接定下来。地方也是如此。政治要让人民讲,不要总给人民讲政治。 第三,关于发展观。 “发展就是硬道理”提了几十年了,应该与民休息了。中国当下宜用“老庄哲学”。资源和人力的有限性问题,要高度重视。中国下一步的主要矛盾,就是因为资源耗尽,经济难以为继。国家一定要通过法律和政策,形成“以勤俭节约为荣”的社会风尚。十几亿人,怎么可能同时享有浮华? “共同富裕”这个口号要慎提,它隐含着“共同浮华”,这是几十年追求经济发展,不提倡节约,人人眼里只有钱,人心败坏,道德败坏的根本原因。这个最大教训一定要记住。人投胎到这个世界,目的不是为了发展,而是幸福度过这一生。个人如此,国家也是如此。应该用“幸福指数”替代“ GDP 指标”。大家知道“不丹”这个小国家,幸福指数名列前茅,原因之一就是慢发展,平衡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很多人说,因为我们这些年经济发展了,所以政权稳定了。这是错觉。我们之所以能够稳定,是基于对后代资源的透支。已经透支了几代甚至十几代的资源,如水。透支已无法继续,如不及时转变,矛盾将会总暴发。 第四,关于阶级斗争。 阶级和阶级斗争都是客观存在的,回避没有用。正确方法是,为阶级斗争提供制度性平台,如人大、政协、法院等。让不同利益团体,在制度内斗争,而不是广场上斗争的,这就是维稳的新思路。 第五,关于政治改革的突破口。 司法改革要作为政治改革的突破口。只要司法是公正的,人民就有希望,政局不会出现大变动。司法不公正,人们就绝望,政局一定出大问题。政治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揽子进行。一定要有战略的选择。司法应当是突破口。涉及的人事面小,收益大。可以选择若干省市作试点。 就政治改革来说,要让地方大胆地试。要让地方和人民摸石头。自己不敢摸,又不让人民摸,如何得了?应当拿出当年经济改革的气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放手让一些地方试点。网上有人批评,明明有桥偏偏不过,非要摸石头。结果老百姓过了河,你还在那摸石头。 要看到,中国为竞选准备的司法平台,还没有健全起来。没有公正司法平台,怎能公平竞选?所以,从各个方面都佐证,司法改革是突破口。 司法改革决不能由司法机关自己主导。司法系统自身主导的改革,多年的教训是越改越差。司法改革应当作为政治改革一部分,由执政党领导,让全国人民进行公开讨论,制定方案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