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很“乌托邦”,袁庚心里明白,他们说对了。对于他来说,凭借着不凡的革命经历退休养老都已经很风光了,但那不属于他的性格,他在61岁那年在蛇口培植的“改革试管”,是“用晚年政治生命孤注一掷”,个人荣辱已经置之度外,他是那个时代最勇敢、最有献身精神的中国人。 袁庚已年逾九十高龄。 袁庚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在跨越了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老一代革命者中,他的经历和作为非常具有传奇色彩。可以说,没有蛇口这个改革试管,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深圳,没有香港招商局就没有蛇口的变迁,而袁庚就是招商局的掌门人。
盟军情报英雄 袁庚本姓欧阳,他的家乡就是始建于明代的著名军事营垒——大鹏所城旁的一个小村庄,叫水贝村。 袁庚1936年考入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东江纵队海上大队的大队长。他的特殊才能是在1944年担任东江纵队联络处长时展露出来的。其时,东纵与美国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合作建立情报站,袁庚曾经为盟军提供了很多极其有价值的情报,其中包括日军在深圳南头的军用机场,而战事之末对日军一支神秘部队的追踪,使美军最终放弃了它的“亚洲诺曼底计划”。 1945年3月,美军已经在大亚湾和汕头一带沿海选择登陆地点,准备借此基地对日实施大规模战略轰炸,迫使日本尽快投降。 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日本在亚洲最精锐的部队129师团波雷部队,在湖南衡阳大肆掠杀之后,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盟军每天用3架电台形成交叉网络予以追踪,但一无所获。事关盟军整个东线战略部署的登陆计划,袁庚所负责的东纵情报体系发现了这支日军部队的去向,并绘制了日军在汕头沿海和东山岛构筑工事的详图。 由此,美军放弃在中国沿海登陆,以两枚原子弹,宣告日本的灭亡。
五年半的牢狱生活 1945年,袁庚以东纵驻港办事处主任身份和上校军衔与英国海军元帅夏悫少将谈判日军受降事宜。抗战结束后,他随东纵北撤编入华东野战军,参加济南战役和淮海战役,1949年任两广纵队炮兵团长。 新中国成立后,袁庚1950年赴越南担任胡志明的情报和炮兵顾问。1953年,任驻印尼雅加达总领事馆领事,在万隆会议期间参与执行保卫周恩来总理的任务。1963年4月,袁庚参与破获国民党特务刺杀刘少奇的“湘江案”。 然而,就是当年与美军的合作,使袁庚在“文革”期间被诬陷为“美国战略情报特务”。1968年3月,袁庚被逮捕,此后在秦城监狱度过了5年半的牢狱生活,他住的那间牢房也曾关押过刘少奇夫人王光美。1973年,他经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而获释。 袁庚的父亲曾经是外轮上的海员,最初参加抗日也是在香港,在海上,当团长也是在炮兵部队。和其他革命队伍中的绝大多数工农干部相比,他的眼界和专长非常与众不同,他当过“特务头子”和外交官,与英军和美军都打过交道,完全是革命队伍中的“另类”人才。
改革开放冒险家 设想一下,如果不是具有如此另类的素质,度过传奇而坎坷的大半生的他就不会具有特殊的人才储备意义。当他接掌香港招商局,成为李鸿章的后辈继任者之际,时代的列车已经开始驶离极左的轨道,这个看似并不十分惹人注目的角色,使他成为改革开放的尝试中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 有人骂他是“李鸿章”,有人说他是“冒险家”,有人说他很“乌托邦”,袁庚心里明白,他们说对了。对于他来说,凭借着不凡的革命经历退休养老都已经很风光了,但那不属于他的性格,他在61岁那年在蛇口培植的“改革试管”,是“用晚年政治生命孤注一掷”,个人荣辱已经置之度外,他是那个时代最勇敢、最有献身精神的中国人。 多亏有像邓小平这样曾经受过西欧文化熏陶的领导人,多亏了还有像袁庚这样的干部。如果说中国当年的改革开放是一次并没有十足把握的尝试,这些人为的因素已经将风险降到了最低限度。
袁庚的新价值观 袁庚在蛇口留下的传世之作已经广为人知了,比如公开招聘、民主直选、打破铁饭碗和终身制、对于新闻媒体的宽容、对言论的捍卫等等。其中对那个年代的国家和民族贡献最大的东西,应该是他开创的反传统的新理念、新价值观——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凡批评工业区领导人的文章,都可以不审稿”,“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不允许在蛇口发生以言治罪的事情”。 年逾九十高龄的袁庚老人生命力依然顽强,他一直住在曾经铤而走险的地方——蛇口。他看到了30多年之后的特区,比起很多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他多了一份幸运,历史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位见证人的存在。袁庚,这位睿智的长者,他对自己的奋斗与追求已经再无遗憾。
袁庚语录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凡批评工业区领导人的文章,都可以不审稿。” “不允许在蛇口发生以言治罪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