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邦去世十六年了,还没有他的传记。我们为什么不放开来想一想,一定会有的,而且一定会有许多种。据说拿破仑的传记已经有两百种之多。华盛顿的传记,我书架上就有三种,而且我都不十分满意;难道不可以预期,在我们中国也一定还有人会再写吗? 耀邦功勋卓著。我虽然孤陋寡闻,也知道他做了五件大事,每一件都足以彪炳千秋。 一是刚刚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回答叶剑英的那个俗称的“新隆中对”。他说,全国乱了这么许多年,现在人心思定。怎样才能定?停止批邓,人心大顺;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了花。那是他在“文革”中被打倒以后,依然赋闲在家的时候。 二是他在中共中央党校排名最后一位副校长任上,领导和策划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三是平反全国冤假错案。 四是给“文化大革命”以来被打倒的干部安排工作。 五是带头支持农业和农村的改革开放。 做第三、四两件的时候他是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做第五件他已经在中共中央主政。 我国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改革开放之功。首先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改革开放了人们的头脑。一时政治思想活跃、意识形态领域环境宽松起来、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大大进步,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初步形成。可惜这种好形势没能持久,因此人们越来越瞩望加快政治体制的改革。 想必大家都记得,具体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是农业的改革开放带的头,这也不能忘记胡耀邦。他以支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办法使农业和农村走出了人民公社的死胡同。那天,他在中南海勤政殿走来走去,想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名称,再加上“农村”两个字。这样,便把分田单干、包产到户都绕过去了。他认为这个办法肯定通得过。他立即坐下来写下这几个字,高兴得自己对自己笑起来。 这五件大事各有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既艰难又有趣。 耀邦的一生确实多姿多彩,再说两件事。 一是在苏区杀AB团运动中差一点被杀掉了,虽然那时他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但是他念过一年初中,也算得个知识分子,那还不该杀吗? 另一件事是在延安审干运动中,他试着用“逼供信”的办法,使两个他十分了解的历史清白的小年轻经不住多方逼迫,终于承认自己是特务。他把他这实验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才决定“大部不抓,一个不杀”。 耀邦的光辉太引人了。如果我现在不是八十八岁,而是五十八或者六十八岁,我一定写他,哪怕花十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