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年30人 致敬辞 荣誉饥渴的时代,“铁榔头”是一种信念。国欲立而必自强,女排精神砥砺万众,“五连冠”以体育唤起中国。及至身为教练,她以虔诚的体育精神,对国际交流的理解,都令体育走出金牌的狭隘,为世界融合而增光。她无论身为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以其专业精神和开放胸怀为中国加分。 ■档案 郎平,著名女排运动员和教练员。 1960年12月10日生于天津市,身高1.84米。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有“铁榔头”之称。从1981年到1986年,和队友创下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的奇迹。曾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1996年率领中国女排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1998年夺得第1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1999年辞职,远赴意大利执教,2001年夺得欧洲女排冠军联赛冠军。2005年2月,出任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其率领的美国队战胜了陈忠和率领的中国女排。 郎平话语 “谁来抢火炬,我是谁啊!‘铁榔头’,我拿火炬抡他!” “中国女排培养了我,当有需要的时候,我只有无条件地去做。” 70岁的排球迷老谭看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时,心里一直不自在。这个在女排五连冠时代成长起来的排球迷,毫无疑问是郎平的粉丝,但现在再看到郎平时,她已经是美国女排的主教练,而且在小组赛中就毫不留情地给了中国队一个三比二。 如果中美两队打到最后的决赛,那无疑是老谭的煎熬,作为中国人,理所当然地支持中国队,但作为郎平的粉丝,也希望她带的队能赢。这种心态无疑在北京奥运会排球比赛那段时间成为中国人较为普遍的“精神分裂”。 幸运的是,这种结果没有发生,不幸的是,中国队在半决赛被巴西淘汰无缘决赛,郎平所带领的美国队闯进决赛后,最后也输给巴西夺得亚军。 在零星的“汉奸”声中,这种痛苦的煎熬也完成了国人的心理救赎,我们可以接受法国教练带出的仲满击败法国人夺得击剑冠军,也应该可以理解郎平,并接受郎平所带领的美国队站在中国队的对面。 体育本无国界。 “谁来抢火炬我拿火炬抡他” 1981年日本女排世界杯,教练袁伟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进队才两年多、没有世界大赛经验的北京姑娘郎平放在了主攻手的位置。袁伟民眼力很准。在和拥有高大队员的美国队关键对抗时,身高1.84米的郎平发挥了作用,并且最后击败日本队夺得第一个冠军。7场比赛,中国队扣球1116次,郎平一个人扣球就有407次,得到79分,占中国队总得分的1/4,一时间,郎平的名字蜚声海内外,看到郎平扣球就会想到一个成语:一锤定音。 中国女排也自此开始一个“五连冠”时代,郎平捧获了人生第一个“优秀运动员”奖杯,成为当时世界女排三大扣球手之一。 更让球迷备受感动的是,1984年,郎平一开始就阑尾炎发作,痛苦不堪,只能忍着,拼下冠军回国做手术,阑尾已经肿得跟胡萝卜似的,医生说再耽误就有生命危险了。在1985年底赢得第四个世界冠军,因忽然出现缺氧症状险些送了命。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在那个被女排精神激励的特殊年代,郎平高高跳起、一锤定音的矫健身影被永远地定格在时代的记忆中,成为经典。喜欢郎平的球迷送给她一个有欠优雅的称号——“铁榔头”。今年郎平去旧金山传递北京奥运会火炬,美国排协主席为她的安全担忧时,郎平霸气十足地回答:“谁来抢火炬,我是谁啊!‘铁榔头’,我拿火炬抡他!” 回国执教挽女排于危谷 1995年,身在海外的郎平,应恩师袁伟民召唤,回国担任当时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那时的中国女排,成绩已经下滑至世界第八的历史最低。对于这次回归,郎平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女排历来有一个传统,即牺牲自己,成全队伍。当时的想法是,中国女排培养了我,当有需要的时候,我只有无条件地去做。 很快,郎平率领中国队夺取1995年世界杯季军,一举冲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在1996年奥运会上,中国队一路杀进决赛,虽然最终负于当时如日中天的古巴队,但郎平已经充分显示出极高的执教才华。可惜的是,由于当时在美国生活的女儿太小,郎平不得不流着眼泪离开中国女排。很多记者现在都还记得当时郎平把主教练帅印交给胡进时,她泪如雨下的感人情景。 执教美国队不入美国籍 执教美国队,让郎平感受到面临祖国的感情折磨。 郎平一直在挣扎。美国排协数度邀请郎平,最后考虑到在美国的女儿,郎平终于走马上任,但坚决没入美国国籍。 在北京奥运会上,当她率领美国女排走到中国女排的对立面,“请问,你是第二个小山智丽吗?”一名年轻的记者来势汹汹地质问。 幸好,结局虽然令人遗憾——中国队未进入决赛,但至少,这样的结局让郎平终于不用面对中国队,不必遭受感情的折磨。 更为重要的是,在如火如荼关于中美对垒怎么办的讨论中,中国的球迷接受了郎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