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来到 石家庄 ,与李昭一起生活,帮助她照料家务和孩子。几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妈妈还没有见到女婿胡耀邦,禁不住问起来:“你们生活真不易啊,总也见不到面吗?”李昭告诉她,耀邦在火线上,每天要处理很多很复杂的事情,哪能顾上家呀!
确实,从 1948 年 8 月胡耀邦被任命为华北第一兵团(即后来的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以来,就在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徐向前的领导下,同山西的土皇帝阎锡山在太原前线进行殊死的战斗。身为兵团主管的徐向前把主要精力放在战略战役的考虑上,兵团十万大军的政治思想工作的重担就落在了时年不满 33 周岁的胡耀邦的肩上。李昭非常理解胡耀邦:他又何尝不想念亲人呢!身为十万大军的决策人之一,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稍微考虑不周,就要付出生命和鲜血的代价。所以他常告诫自己:精力集中再集中,工作努力再努力,丝毫的懈怠就是犯罪。李昭体贴胡耀邦,默默地承担着家里家外的一切事务。
石家庄一解放, 太原 、平、津就成了华北的三个孤岛,蒋介石为了保住太原这座号称华北“反共堡垒”的孤城,特意把驻扎在西安的第三十军一万多人调到太原,归属阎锡山指挥。
为了加速解放太原的进程,胡耀邦发动了分化、瓦解敌人的强大政治攻势,策划三十军在前线起义。三十军军长黄樵松,曾在抗日战争中立过功,又曾是 1945 年邯郸起义著名将领高树勋的部将。恰好在太原的外围战中,我军俘虏了黄樵松部队的一名排长。高树勋将军应徐向前司令员和胡耀邦主任之约,给黄樵松将军写了封信,劝他弃暗投明,并让被俘的排长亲自把信递交黄樵松。黄樵松权衡再三,决定在火线率部起义,站到人民方面来,并派联络官王正中、王玉甲与我军接触。
胡耀邦作为徐向前的全权代表会晤了黄樵松的联络官。对方代表提议为了起义成功,请我军派一代表入城协助。胡耀邦认为瓦解敌军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己亲自入城,深入虎穴责无旁贷。他向徐向前司令员汇报了亲自入城的想法。
徐向前沉思片刻说,你凛然正气,勇于深入虎穴的精神可嘉,可政治部主任这副重担子还得你来挑,另外派人吧。徐司令另派了八纵(现在的 60 军)参谋处长晋夫。晋夫原名吕金印,河南洛阳人, 1937 年参加革命,是个文武双全,很有前途的高级指挥员。他以我军宣传部长的身份入城与黄樵松商谈,八纵队的侦察队副队长翟许友以警卫员的身份同他一道带着徐向前的亲笔信入城。
黄樵松秘密召集少数亲信军官开会,宣读了徐司令员给他的亲笔密信,并宣布了前线起义的决定。不曾想,知人知面不知心,黄樵松一手提拔起来的师长戴炳南,开完会就把起义的秘密计划全部泄露给了阎锡山。阎锡山当即调部队包围了三十军,诱捕黄樵松,逮捕了晋夫和翟许友。阎锡山断定晋夫就是共产党解放军高级干部胡耀邦的化名,立即用飞机将他们押往南京邀功请赏。
南京政府借此大肆宣传太原前线俘获了中共高级将领胡耀邦,国民党的报纸、广播不遗余力地渲染,沸沸扬扬闹得全世界都知道了。
石家庄市 委一位专门负责收听整理敌台新闻广播的机要秘书,收到胡耀邦被俘押送到南京的广播报道后,非常惊讶,但纪律规定,这些信息除了提供给市委书记柯庆施外,不得向任何人透露。这位机要秘书是李昭的邻居,但平时往来不多。这天他有意经过李昭家的门口,向她打招呼:“李大姐,报纸上说前方天天打胜仗啊!胡主任最近有信来吗?”李昭说:“他忙着打仗,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写信呀!”机要秘书既不能告诉李昭他收听到的敌台消息,又不能直接打听胡耀邦的行踪,只有旁敲侧击地打听了,可李昭一点也不知情。
没有几天,太原解放了,担任太原军管会副主任的胡耀邦派人来接李昭了,那位机要秘书才把国民党南京政府有关胡耀邦被俘消息炒得满天飞的情况告诉蒙在鼓里的李昭。李昭恍然大悟,握着那位秘书的手连声道谢。
到太原后,李昭向胡耀邦问起这件有关他“被俘”的传闻,胡耀邦悲痛地告诉她:晋夫、翟许友和那位国民党爱国将领黄樵松被阎锡山押送到南京后,都被蒋介石杀害了。他动情地说:一定要为烈士们报仇,要永远纪念他们!
是的,胡耀邦和李昭深深地缅怀着为解放太原而献身的先烈们,数十年来,他们一直在寻找晋夫、翟许友两位烈士的家属,遗憾的是没有得到任何线索,只知道烈士的遗骸安葬在南京雨花台的烈士公墓里。解放后,他们多次前往南京扫墓,向烈士墓献花志哀。可以告慰英灵的是,太原解放后,丧心病狂的戴炳南被俘获并伏法,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20 世纪 80 年代初,李昭率领 北京市 纺织局化纤处的有关同志去南京取经,向那些建厂比较早的化纤单位学习先进经验。工作结束,离开南京回北京前,她带着在南京某军校当教官的小儿子胡德华和还没有过门的儿媳妇小洪,去雨花台烈士公墓凭吊晋夫和翟许友烈士,她多次对家人说,今天的好日子是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希望子孙后代永远不忘烈士们的功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