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片 视频 音频 书签 博客 旧版入口
标  题
作  者
正  文
简  介
不  限
   
 
   
     
 
 
·胡耀邦的战友—..
·华炳啸:反宪政..
·袁绪程:关于中..
·秦晓、陈志武、..
·张曙光:“马克..
·华炳啸:宪政社..
·童之伟、秦前红..
·陈有西:中国司..
·陈有西:宏观调..
 
 
·国务院:去年30..
·两会前瞻:监察..
·为全面深化改革..
·郭树清:抓住“..
·农业供给侧改革..
·多地出台户籍新..
·中国公布8大领..
·报告:30岁以后..
·国企改革2016年..
 
专题特辑  /  怀念耀邦  /  口述耀邦  /  耀邦研究  /  电子杂志  /  背景参考  /  投稿
  网上纪念馆  /  耀邦家庭  /  耀邦年谱  /  耀邦著述  /  手迹文物  /  故居陵园  /  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 >> 视点
杨天石:周作人与胡适的唱和诗
作者:杨天石      时间:2023-03-16   来源:《世纪》2023年第1期
 

  周作人五十寿辰,胡适和诗“打油”

  有一段时期,周作人与胡适之间关系密切,经常唱和。1934年1月13日,周作人五十岁寿辰,写成《偶作》一诗云:

  前世出家(家中传说余系老僧转生)今在家,不将袍子换袈裟。街头终日听谈鬼,窗下通年学画蛇。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旁人若问其中意,且到寒斋吃苦茶。

  骨董,即古董、古玩。周作人自号苦茶先生,本诗是其闲适生活的自况。这时候的周作人,自感五四时期的“浮躁凌厉”之气已经消失,而颇觉“韬晦”之佳,因此,提倡“不谈国事”,“讲闲话,玩骨董”,反映出在国民党高压统治下,部分知识分子的苦闷心情,他们既不满现实,而又无力抗争。

  图 |1918年6月北京大学文科国文门毕业合影,前排左二为钱玄同,左四为陈独秀

  1月17日,胡适和诗云:

  先生在家像出家,虽然弗着啥袈裟。能从骨董寻人味,不惯拳头打死蛇。吃肉应防嚼朋友,打油莫待种芝麻。想来爱惜绍兴酒,邀客高斋吃苦茶。

  ──《戏和周启明打油诗》

  周启明,即周作人。胡适的这首诗,有一点对当时险恶的世态人情的感慨,并且自言,喜欢和鲜活之敌斗争,例如“吃肉应防嚼朋友”二句。不过,正如其诗题所云,乃是“戏和”,是一种游戏之作。1月18日,胡适诗兴未尽,又写了一首,题为《再和苦茶先生的打油诗》:

  老夫不出家,也不着袈裟。人间专打鬼,臂上爱蟠蛇。不敢充油默,都缘怕肉麻。能干大碗酒,不品小钟茶。

  胡适的这首诗,写的不是周作人,而是“自嘲”。“人间专打鬼”一句,大概是自述新文化运动中的业绩。周作人读了之后,觉得意似未完,续作八句:

  双圈大眼镜,高轩破汽车。从头说人话(刘大白说),煞手揍王八(谬种与妖孽)。文丐连天叫,诗翁满地爬。至今新八股,不敢过胡家。

  ──《天凤先生自嘲诗只四韵,勉为续貂,庶合成五言八韵云尔》

  天风先生,指胡适。周作人续作写胡适戴近视眼镜、住洋房、坐破汽车的模样,歌颂他提倡白话文学的功绩。

  钱玄同支持胡适提倡白话文学

  1917年1月1日,远在美国的胡适在国内名刊《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不摹仿古人”“不用典”等八项主张,断言“然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钱玄同读到胡文后,立即致函《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声称对胡文“极为佩服”,“其斥骈文不通之句,及主张白话体文学说最精辟”。钱玄同估计,胡适此文,一定会被守旧文人反对。函称:“惟《选》学妖孽,桐城谬种,见此又不知若何咒骂,虽然得此辈多咒骂一声,便是价值增加一份也。”

  清末以来,一派文人模拟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一派模拟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古文。两派都以文言文写作,代表旧文化和旧文学。周作人蔑视其为乌龟一类,以“煞手揍王八”一语赞美钱玄同对它们的否定。钱玄同则将这两派视为旧文化和旧文学的代表,斥之为“妖孽”和“谬种”,显示出和旧文化、旧文学势不两立的决绝态度。该文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向旧文学投出的第一枪。钱玄同是革命大家、古文学大家章太炎的弟子,也是当时全国有名的声韵、训诂学大家。他竟然提倡“通俗的新文学”,陈独秀很高兴,估计此函必将迅速影响全国,人们会跟踪响应,他兴奋地表示,要大口、大口喝酒,为文学界“浮一大白”。于是,立即发表钱玄同来函及本人复函,又发表自己所作的《文学革命论》,将胡适的“改良”主张提升为“革命”,提出“吾革命军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陈独秀声称,以之声援“吾友胡适”。

  钱玄同得到陈独秀的支持,再次致函《新青年》,除赞美胡適《刍议》一文“陈义之精美”外,还特别肯定胡适的“不用典”的主张,认为“实足祛千年来腐臭文学之积弊”,函末,钱玄同再次指责以文言写作的旧文学。他说:

  至于当世,所谓桐城巨子,能作散文;《选》学名家,能作骈文;做诗填词,必用陈套语。所造之句,不外如胡君所举旅美某君所填之词。此等文人自命典赡古雅,鄙夷戏曲小说,以为猥俗不登大雅之堂者,自仆观之,公等所撰皆高等八股耳(此尚是客气话,据实言之,直当言变形之八股)文学云乎哉!(又如某氏与人对译欧西小说,专用《聊斋志异》文笔,一面又欲引韩、柳以自重,此其价值,又在桐城派之下,然世固以大文豪目之矣。)

  这一段,将批判的锋芒再次指向当时仍具有统治影响的《文选》派和桐城派,斥之为“高等八股”“变形之八股”。这是钱玄同对旧文学投出的第二枪。当时,一位旅居美国的中国文人填词,描写其在美生活情景,有“夜灯荧荧如豆”,“早丁字帘前,繁霜飞舞。袅袅余音,片时犹绕柱”等语,胡适批评该词是一大堆“陈言滥调”,声称美国的“夜灯”决不会“荧荧如豆”,其居室尤无“柱”可绕。至于“繁霜飞舞”,则更不成话矣。谁曾见“繁霜”之“飞舞”耶?钱玄同认为,此类文字,完全是“似是而非”“貌是而实非”,是假话、套话、废话。

  上引钱玄同函括弧中还有一段话,称“某氏”,未点名,嘲笑的是以文言翻译西方小说而名盛一时的林纾。林纾不懂外文,完全依靠别人口述,然后写成《聊斋志异》式样的古文小说,却被世人视为“大文豪”。他自己也认为可以媲美唐朝的古文大家韩愈和柳宗元。

  函件最后,钱玄同提出不仅文学,所有“应用之文”,均以白话写作,“做到言文一致地步”。钱玄同的这些意见,实际上要求将白话文的功用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此事经历多年,反复曲折,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彻底实现。

  图 |刘大白

  当时支持胡适提倡白话文学的人,除了钱玄同、陈独秀,还有浙江绍兴的刘大白。他是鲁迅的同乡和好友,称白话文为“人话文”,代表进步和生命,文言文为“鬼话文”,代表没落和死亡。他在“五四运动”前即以写白话新诗著名,因此周作人赞美他“从头说人话”,肯定其在当时文言、白话两派斗争中的功绩。

  周作人诗的五六两句写胡适、钱玄同等人的战绩。尽管二人的主张激烈、尖锐,批判严厉、彻底,有点儿“绝对化”,少了点辩证分析的味道,但是,二人的主张代表广大民众要求,符合中国书面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发展方向。“文丐连天叫,诗翁满地爬。”二句写尽旧文学作者们的狼狈和困窘。“至今新八股,不敢过胡家。”这表面上是在夸胡适,实际上是在盛赞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威力。

  讨论儒佛异同,相约品茗赏茶

  周作人的《偶作》诗发表之后,和作者颇不乏人。3月1日,周作人用前韵又写了一首赠给胡适,诗云:

  半是儒家半释家,光头更不着袈裟。中年意辄窗前草,外道生涯洞里蛇。徒羡低头咬大蒜,未妨拍桌拾芝麻。谈狐说鬼寻常事,只见工夫吃讲茶。

  ──《卅三年三月一日叠韵录呈天凤堂主人以发一笑》

  “天风堂主人”,指胡适。这首诗写胡适不儒不佛,没有宗教信仰,像“洞里蛇”似的过着与世隔绝的“外道”生活。据说,宋朝道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不除窗前草,声称“与自家意思一般”。周诗“中年意辄窗前草”,是说胡适做诗作文,一本自然,从不装腔作势,勉强拼凑。胡适读了之后,也和了一首:

  肯为黎涡斥朱子,先生大可着袈裟。笑他制欲如擒虎,那个闲情学弄蛇?绝代人才一丘貉,无多禅理几斤麻。谁人会得寻常意,请到寒家喝盏茶。

  黎涡,指宋代胡氏家族的侍妓黎倩微笑时脸上的酒涡。宋代大臣胡铨主战,被秦桧陷害,发配远方十年,晚年遇赦回来,在湘潭胡氏园林中宴集。黎倩陪酒,她面色白皙,笑起来很美,胡铨为之心动,在墙上题诗云:“君恩许归此一醉,傍有梨颊生微涡。”南宋时,朱熹有一次住进胡氏园林,见到墙上胡铨的题诗,认为胡铨耿直一生,晚年却忘了国家和君臣,感兴趣于女人脸上的酒窝,实在不堪,便作《自警》诗,既批评胡铨,也以之自勉,诗云:“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意在提醒世人:“人欲”极为危险,可能毁掉人的一辈子,因此,必须“制欲如擒虎”,时时刻刻,心心念念地“克人欲,存天理”。

  图 |1920年3月14日,胡适(右二)与蔡元培(左二)、李大钊(右一)、蒋梦麟(左一)在北京西山卧佛寺合影

  周作人反对宋明道学,特别反对朱熹的“制欲”思想,诗中,胡适提醒周作人,朱熹批评胡铨因女子脸上的酒窝而动情,你赞成朱熹对胡铨的批评,同意他的“制欲如擒虎”之说,在这点上和佛教僧侣一致,“大可着袈裟”,不过,别忘记五代时洞山禅师和别人的问答:某日,有僧人询问洞山禅师:“如何是佛?”洞山禅师正在用秤称一堆麻的轻重,便随口回答:“三斤麻!”意为佛无所不在,大地一切,无不是佛。“无多禅理几斤麻”,胡适之意是说,禅学并不复杂,不必深究,还是到“寒舍”喝杯茶、聊聊天吧!

  胡适和周作人贺年诗,心忧国事

  周作人与胡适诗酒唱和、品茗赏茶的闲适生活并没有过多久。12月24日,周作人赠胡适贺年诗一首:

  尚有年堪贺,如何不贺年。关门存汉腊,隔县戴尧天。世味如茶苦,人情幸瓦全。剧怜小儿女,结队舞仙仙。

  ——《民廿五年贺年诗呈适之兄一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迅速占领我国东北全境。1932年,成立傀儡政权“满洲国”,将长春改名新京,作为首都,以自天津秘密逃来的溥仪为皇帝,改元康德。此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又进一步深入华北,妄图建立所谓“华北国”。汉腊,汉代祭祀名,在新旧交替的12月冬至节后举行。当时,北平还处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还在用中华民国纪年,老百姓还在按汉族的习俗过日子,故周诗中有“关门存汉腊,隔县戴尧天”之语,意思是北平之外的许多地方早已实际上不是中国的土地,非常可怜的是,小儿女们却不知危亡在即,还在结队翩翩舞蹈呢!12月25日,胡适见到一张“满洲国”地图,其“领土”进一步向外扩张,感慨地在日记中写道:“其热河图直伸入察哈尔省,张北县以北,长城以外,都归过去了。”当晚,胡适写成和周作人诗一首:

  可怜王小二,也要过新年。开口都成罪,抬头没有天。强梁还不死,委曲怎能全!羡杀知堂老,关门尚学仙。

  强梁,强盗,指日本帝国主义。胡适的诗,幽默中有愤激。“开口都成罪”“委曲怎能全”等语,指责国民党的高压统治和对日妥协,胡适诗中还很少见到。

  当夜,胡适得他人电告,日本扶植殷汝耕在通县成立汉奸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管辖河北东部22县。通县就在北平的东郊,广大的河北土地变相成为日本势力范围。“羡杀知堂老,关门尚学仙。”知堂老,指周作人。周作人还可以“关门”过年,胡适却忧心国事,丝毫没有过年的兴致了。

  图 |1936年,钱玄同(右一)与周作人(右二)等于章太炎追悼会合影

  周作人与胡适的上述唱和是近代文艺史上一则有名的掌故,不过,若干地方晦涩不明,因为之诠释、解读如上。

  可惜,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南迁,周作人留在北平。他没有能始终“关门”,也没有能继续悠闲地“学仙”,而是一度出任汉奸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的伪职,没有始终保住民族气节。

加入收藏夹】【关闭
 
 

   
 
金观涛:重建真实的心灵
贾康: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黄卫挺: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
张立栋:从社会学角度看“共同富...
杨天石:周作人与胡适的唱和诗
许纪霖:从自身的历史脉络理解中...
干春松: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
 

[getpllist]17[/getpllist]
 

京ICP备0602582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9933     电话:010-82271466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
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如作者对本网站发表其作品有不同意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