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片 视频 音频 书签 博客 旧版入口
标  题
作  者
正  文
简  介
不  限
   
 
   
     
 
 
·胡德平谈中国梦..
·德平同志给史料..
·德平同志给史料..
·没有原罪民营企..
·温故知新 开拓..
·耀邦同志在“真..
·耀邦同志在“真..
·耀邦同志在“真..
·中国民营经济的..
 
   
专题特辑  /  怀念耀邦  /  口述耀邦  /  耀邦研究  /  电子杂志  /  背景参考  /  投稿
  网上纪念馆  /  耀邦家庭  /  耀邦年谱  /  耀邦著述  /  手迹文物  /  故居陵园  /  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 >> 德平同志专栏
胡德平:《陈清泰文集》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胡德平      时间:2023-05-15   来源: 百年耀邦
 
  陈清泰文集的第一卷是《企改之路》,只粗读了几篇发言和文稿,实有感受,作一发言,以表对作者的祝贺。我就从二汽80年代的改革路径谈起。

  企业改革思想从何而起

  陈清泰时为二汽制造厂的总工程师,书中第一篇作品就是以正反两面的角度回顾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他认为:“解放初期,我国引进的156项建设工程,当时都是比较先进的,也曾有兴旺时期,为许多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之后,一些企业就停滞了。这些企业很少能继续开发新技术、新领域,来改造已有产品和生产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企业兴旺逐步逐步变得衰败,技术和产品变得十分落后,国家不得不花费巨大的投资进行艰苦的改造。”固定庞大的国有企业由兴到衰,又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普遍现象,岂不是一件“国之大者”,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为此他主张二汽应由“单一生产型企业向经营开发型的企业转变。这就要打破‘大锅饭’的积习,树立投身于市场竞争的勇气;要摒弃‘生产第一’的观念,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服务第一的精神;要肃清‘技术无用论’的流毒,树立科学技术是重要生产力的观点”。“并经全厂的努力,制定了追赶世界水平的发展规则,建立起‘三足鼎立’的技术开发体制”。我认为这些观点至今也未过时。

  国企改什么?

  我国的经济改革方针集中拐向是体制的改革也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国有企业许多反常行为。陈清泰认为:“1.追求企业目标政治化,有反经济核算的倾向;2.追求消费基金最大化的倾向,有企业行为短期倾向;3.追求企业扩大再生产外延化,有反技术进步的倾向;4.追求自我封闭的全能化,有反专业化协作的倾向;5.追求建设资金分散化,有投资规模小型化的倾向。”这些弊病现在有的改了,有的还在改。改革初期,比如当时全国缺电,要扩大再生产,计划经济即要根据电力的缺口,下达计划指令,增多预算,扩大基本建设,定立新的生产指标:多挖多少煤,多招多少工人,多建多少电厂、矿井,而很少讲经济核算,技术进步,专业化的协作。我认为作者这里说的“反”并不是“反对”的“反”,而是计划经济体制、机制主宰之下,企业被动形成的许多反常行为,有悖于常理。

  这时民有企业以较小的投入获得了较大的效益,尽管有多种不足,却解决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燃眉之急。因改革而起的民营企业,则是进入市场轨道最早的一类市场主体,自然引起作者极大兴趣,并给予全国工商联工作大力支持。陈清泰作为一个二汽国企负责人,不但是位大型国企经营管理的优秀企业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实践的改革家。

  改革的亮点

  1985年,陈清泰任二汽厂长。在改革大潮中,二汽明确了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打破“大锅饭”,而非砸碎职工的“铁饭碗”,因而承担了对国家7%利润递增包干的任务。但在处理企业内部的积累和消费比例时却从6(积累):2(福利):2(奖励基金)调整为6.5:1.9:1.6。两者的意义是,明确了在税收之外,企业对国家、自身和员工责权利的“天职”。

  二汽在经历了1981年的产品滞消以后,开始面向市场,明确了终端产品的最终效益和效果。人们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已耳熟能详,但往往忘记了第三点“要学会两套本领”——国内建设的本领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本领。二汽的领导十分强调企业向经营开发型企业的转变,也重视和日本、法国、德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的交流和借鉴。

  在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设计、立法工作方面,清泰同志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代公司制度更便于民有企业摘掉红帽子,打开了直接的融资渠道,并在公众所有制中注入了新的社会元素。这点恐怕又是许多人所没有想到的好事。

  二汽领导重视物质文明的生产,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们从事的企业管理有很强的职业精神,但不光如此,而是把企业还作为一种事业来鞭策自己。明确认识到“千万人的精神一旦被一个伟大的目标所统帅,它就会转化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就会创造出强大的生产力”。

  2023年5月12日

  5月14日对第三部分增加了内容
加入收藏夹】【关闭
 
 

   
 
胡德平:《陈清泰文集》座谈会上...
胡德平:“天工开物”古训,赋予...
胡德平:耀邦同志谈青年人的就业...
胡德平:彭儒、陈正人和胡耀邦的...
胡德平:耀邦同志谈青年人的就业...
胡德平:耀邦同志谈青年人的就业...
胡德平:耀邦同志谈青年学生的自...
 

[getpllist]17[/getpllist]
 

京ICP备0602582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9933     电话:010-82271466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
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如作者对本网站发表其作品有不同意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