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冬,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回到了湖南长沙,下榻在省委九所的六号楼。11月19日,胡耀邦派他的秘书、参谋和侄女胡素贞到浏阳了解家乡情况。11月22日,我随同长沙市人大常委副主任陈再仁(原浏阳县委书记)、浏阳县委书记张绍春、县长邹水生、县委副书记谭仲池到胡耀邦住处拜会了他,受到了他的亲切接见。当时,我是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一落座,我便拿出笔和记录本准备作记录,耀邦便说:“不要作什么记录了,浏阳是我的家乡,你们是家乡的父母官,今天我们就随便拉拉家常吧!”一席家常话从上午9时一直拉到中午12时,胡耀邦谈笑风生,坦诚开朗,平易近人,风趣而幽默的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当他返回北京后便于1989年4月15日因病与世长辞了。 一席家常话,别了家乡人。胡耀邦答应下次回浏阳看看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我们常常抱以遗憾的心情回忆起那次一席家常话的情景。
抽烟不喝酒 陈再仁同志曾多次受到胡耀邦的接见。胡耀邦曾担任湘潭地委第一书记,到浏阳蹲点时便与陈再仁同志相熟,算是老朋友了。陈再仁同志把我们几个一一向耀邦同志介绍,当介绍到我叫龚平理时,并说明是龙共龚、和平的平、理论的理。张绍春同志便补充说:“龚平合理”。耀邦笑了笑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吧!”一时大家都笑了,我本来有点紧张的心情也一下子轻松起来了。这时,耀邦指了指摆在每个座位旁茶几上的白沙香烟说:“抽烟的就自己拿吧。”他自己也从口袋里拿出一包香烟点上一支抽起来,便说:“我爱抽烟,但不喝酒,顶多在出于礼节的公众场合喝一点点,这里有个故事:小时候,我家隔壁邻舍办喜事,当时我们几个七、八岁的小鬼看见大人喝酒那么高兴,我们便偷了一壶酒躲着喝起来,一下子醉昏昏的倒在天井沟里,还挨了骂和打。从那以后,我就不敢喝酒了,可烟抽得多啊!
总之不能让群众吃亏 谈话中,耀邦回忆起担任湘潭地委书记于1963年在浏阳搞“四查四帮”时一次下乡买布鞋的往事。一天,耀邦在陈再仁、彭仲先同志的陪同下到普迹一带检查工作,步行十多华里,耀邦穿着皮鞋把脚磨起了泡,行走很不方便,想买双布鞋穿。可是,店里的布鞋都大了,穿不得。后从一农户家中搞到一双小一点的很合适。这家农户不肯收钱,耀邦坚决要给,并说:“解人之难,帮了大忙,不给钱不行。”我们接着耀邦的话题说,现在家乡交通方便了,乡乡村村都修了公路通了车,请他回家乡看看!耀邦说:“这次就不回去了,秘书、参谋还有素贞他们到了浏阳了解了一些情况,浏阳变化很大,你们的工作不错嘛!听说你们搞了个电站(浏阳株树桥电站)要花5000万元,装机2.4万千瓦,据说还差一千多万元钱吧。”县长邹水生回答说:是差了一千多万元,因为材料都涨了价。耀邦说:我可帮不了你们的忙罗,你们打算怎么办?邹县长回答说,我们打算向省市借,向群众借。耀邦连忙插话说:“跟群众借,能借到吗?”张绍春书记说:“已经借了60多万元,借个百把万是没问题”。耀邦说:“那还不错嘛!不过借了就要还,要讲信任罗!”邹县长说,“我们一年就还。”耀邦道:一年还,现在物价上涨,群众不吃亏了。我们说,按银行利率6厘给息。耀邦笑了笑说:“那还差不多,总之不能让群众吃亏。”
黑与白的教训 座谈中,我们重点汇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浏阳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少的人富起来了的情况。耀邦高兴地说:“好嘛!人民富了国家才会富,我们不会不富;人民富不了,国家无法富,我们就富不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从这个主体出发;农村变化就靠政策,前几年中央不是连续发了几个文件讲农村工作吗!首先提出来的农村改革办法就是要搞包产到户,当时考虑‘文革’时期批‘三自一包’搞得厉害,老百姓心有余悸,反复讨论来讨论去就提出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实际上就是包产到户。政治上首先是抓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当时提出了三个不管,就是不管是什么时候搞的,不管牵涉到谁,不管是谁经手搞的。当时有人问我:毛主席搞的呢?我说,毛主席搞的,只要是搞错了的,一样要纠正,如果毛主席他老人家在世,知道搞错了也会同意纠正的嘛!” 耀邦在长沙期间,正是刘少奇纪念馆开馆的日子,我们顺便问耀邦同志:“您这次是来参加刘少奇纪念馆开馆仪式的吗?”耀邦说:“我不参加,中央另有安排。不过,刘少奇这个人物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个深刻教训。当时打倒刘少奇是经过中央核心领导同意的,我也举了手,当时那个环境下不举手不行呀!毛主席也举了手呀!不过这个教训要记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决不能把白的说成是黑的。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不能搞新的冤假错案了。”
要坚持群众观点 谈话中,当我们汇报到目前社会风气和干部作风还不太好时,耀邦同志说:“风气不好怪谁呀!不能怪工人,不能怪农民,更不能怪学生。要从党内找原因,首先要搞好党风建设。我们的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我们共产党人打江山除了靠英勇顽强外,还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一条就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现在有的干部不是一针一线啦,而是汽车拖,大把大把的捞,这怎么行呢!此风非刹不可。”耀邦又问道:“你们县里开三级扩干会吗?(我们回答说开)开会一定要讲这个问题,关键是个群众观点问题。” 我们看到耀邦谈话干脆利索、形象,气势很足,便说:“看来您身体很好,气魄不减当年哦!”耀邦笑了笑说:“73岁了!老了,还什么不减当年罗!”他指了指我和谭仲池说:“你们还年轻,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身体好、文化高、接受新事物快、敢想敢干这是好的。但是,现在有些年轻人有个弱点,就是群众观念淡薄了。这不行!共产党人不能忘了人民这个主体,忘了人民要垮台。今天不垮,以后也会垮!” 当谈到农业生产时,耀邦同志说:“早几年中央下了文件,标题就叫做‘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还是要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多种经营。”当我们汇报县里为了发展粮食去用高价买进化肥,低价卖给农民,一年补贴几百万元时,耀邦同志说:“让利于群众,我很赞成你们的做法”。并说:“发展乡镇企业也是一样,要研究发展方向。我到过一些地方,他们要我题词,我给他们写了两句话,‘立足本地资源,着眼群众致富’”。 我们注意到耀邦同志整个谈话中无论谈到哪个方面,他强调的都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在他心目中有着至高无尚的地位,他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作者系1949年7月生,浏阳市人,曾任中共浏阳县委办公 室副主任,现任长沙市建设综合开发公司副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