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年代建设时期,李昭先后两次要求从工作相对轻松、办公环境较好的机关调到工作繁忙辛苦、生产任务重的基层单位。1950年至1952年李昭为发展当地支柱产业,放弃南充市委副书记职务调到南充市第三制丝厂担任监理。进京后,李昭又响应建设国家号召离开中央机关全国总工会,于1954年进入北京第一棉纺织厂(简称国棉一厂)工作。 在国棉一厂工作期间,李昭带领广大干部职工不辞辛劳,拼命工作。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她徒手攀上38米高的水塔、下到只有工程维修人员才去的地沟、钻进难以走人的风道,走遍全厂每个角落。她以厂为家,吃在大食堂,住在单身宿舍,周末只回家半天,日夜工作生活在生产第一线,工人干部可以随时推门找她谈话。她关心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李昭领导全厂干部职工同心同德,短短几年就把国棉一厂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标杆红旗纺织厂。 李昭担任北京市纺织工业局领导后,帮助和引导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改善生产管理能力。 1962年北京纺织在国内首先研制生产出棉涤纶和毛涤纶,1964年率先生产出维纶纤维和维棉布,为发展中国化纤纺织品生产开辟了先河。同年研制出我国第一批羊绒衫。1965年北京纺织品出口额占到北京工业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李昭重视培养年轻技术干部和经济管理人才以及年轻专业技术工人,于1978年创办了北京工业学院第一分院(现更名为“北京商务学院”),她亲自兼任党委书记。该校开办几十年来,为北京纺织工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管理人才。 1984年,李昭发起成立北京服装协会,创建了中国服装业界的第一个专业协会组织。 1994年,年逾古稀的她,又创办了中国服装第一家报纸——《服装时报》,并将其办成中国服装纺织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