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片 视频 音频 书签 博客 旧版入口
标  题
作  者
正  文
简  介
不  限
   
 
   
     
 
 
·参观胡耀邦故里
·改革开放人物志..
·胡耀邦逝世24年..
·亲历胡耀邦拨乱..
·口述历史:胡耀..
·在胡耀邦身边工..
·耀邦说,他们说
·鼓励讨论,开放..
·尊重科学,从人..
 
 
·吴小莉专访胡德..
·【1978】致敬:..
·叶选基:叶帅在..
·学习时报:胡耀..
·情绿三华山
·11亿中国人民为..
·郑仲兵:胡耀邦..
·胡耀邦的公仆品..
·胡耀邦的读书 ..
 
专题特辑  /  怀念耀邦  /  口述耀邦  /  耀邦研究  /  电子杂志  /  背景参考  /  投稿
  网上纪念馆  /  耀邦家庭  /  耀邦年谱  /  耀邦著述  /  手迹文物  /  故居陵园  /  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怀念耀邦 >> 怀念文章
沈宝祥: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一次努力
作者:沈宝祥      时间:2023-02-20   来源:公众号“百年耀邦”
 

  1998年5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二十周年座谈会。这个纪念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在这个座谈会上讲话。

  胡锦涛在讲话中首先回顾了有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他说:“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首先发表了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新华社向全国转发。一场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

  5月1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胡锦涛的这篇讲话。胡锦涛的这个讲话,引起公众和舆论的关注,反响强烈,主要是他提到了胡耀邦的名字。

  为什么“经胡耀邦审定”这样看起来很平常的话,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这要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讲起。

  胡耀邦是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一位领导人。大家公认,胡耀邦在拨乱反正中有两大贡献,一是平反冤假错案,一是发动和组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胡耀邦是这场大讨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这是明明白白的历史事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许多论著都记述胡耀邦的这一历史功绩。

  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胡1987年初离开总书记职位以后),突然地,舆论出现了大转变,在媒体上,在论著中,在舆论场合,在一些人的讲话中,讲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却回避提胡耀邦的名字。

  1988年5月,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周年。在纪念活动中,上述那种不正常状况就很扎眼地显现出来。

  1988年5月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题目是:《伟大的转折 辉煌的序曲――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周年》。这篇评论员文章是这样说的:“在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和组织下,有关同志亲密合作,撰写和修改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几家报刊协作配合,1978年5月11日先在《光明日报》上以特约评论员文章形式发表。第二天,《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全文转载,引起巨大反响。”这一段话是讲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这一历史事件,但这里不提中央党校,不提首先发表这篇文章的刊物《理论动态》,更不提胡耀邦。所谓“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和组织下”,也不知是怎么一回事,简直不知所云。

  198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本报评论员文章,题目是:《解放思想 勇于探索――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十周年》。这篇评论员文章说:“这场讨论在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舆论和思想准备。”这篇评论员文章避开了讲历史事实,强调了邓小平的作用,同样不提胡耀邦的名字。

  首都这两家权威报纸的评论员文章,都避开了胡耀邦。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主要当事人孙长江、杨西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的文章,也不提胡耀邦的名字。

  本人应一些报刊之约撰写的文章,在发表时,也被删去了胡耀邦的名字。

  中央党校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应当说,中央党校的许多同志,在写文章或讲课中,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讲历史,不回避胡耀邦,但也有令人遗憾的情况。

  给领导干部讲思想路线的讲稿是这样写的:“邓小平同志支持、发动和领导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这句话虽然逻辑混乱,但排除胡耀邦是明显的。

  面对这样的不正常状况,就我个人来说,非常失望,但人微言轻,无可奈何。

  突然出现一个机遇。

  1998年2月的一天,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要我们三个人为胡锦涛撰写讲话稿,“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座谈会”的讲话稿。

  查看我的日记,有如下记载:

  (1998)“2,16上午,郑必坚在他办公室召集会议,布置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二十周年纪念会胡锦涛讲话稿,由李忠杰执笔。与李忠杰、庞元正一起讨论胡(锦涛)讲话稿框架。”

  说明一下,李、庞两位教授,李时任中央党校科研部主任,庞时任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

  “2,26上午,讨论给胡锦涛起草的讲话稿(与李忠杰、庞元正)。”

  凭借日记,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清晰地浮现出来了。

  那天上午,郑必坚把我和李忠杰、庞元正三人召到他的办公室,简要地给我们交待了任务。我们就在那里议论如何起草这个讲话稿。首先是由谁执笔,有人提出由我执笔,我提出还是由年轻同志执笔为好,我提议由李忠杰执写,获得同意。然后就议论这个讲话稿应当写的内容。

  我提出,胡锦涛的这个讲话肯定要回顾历史,回顾历史一定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讲这段历史,就要提到中央党校,就要提到《理论动态》,就要提到胡耀邦。我们起草的讲话稿,一定要全面准确地讲这个历史。至于是否在会上讲,由胡锦涛自己定。对此,大家一致同意。当时,我意识到,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契机,应当抓住。2月26日,我们三人又一次开会,讨论通过了李忠杰起草的文稿。文稿写上了“经胡耀邦同志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这样的话。

  郑必坚同意我们撰写的这个文稿,报送给了胡锦涛。

  1998年5月8日上午,这个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本人参加了这个座谈会。

  在这个座谈会上发言的共七人。首先发言的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刘云山。他的发言讲了历史情况。他说:“20年前,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结束以后,我们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抓住党的思想路线这一拨乱反正的关键环节,领导和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光明日报》1998年5月12日第5版)刘云山认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邓小平领导和推动的,回避了胡耀邦的名字。

  其他几位的发言,基本上也是这个调子。

  最后,胡锦涛代表党中央讲话。

  我很注意地听胡锦涛的讲话。我发现,胡锦涛基本上是照念我们起草的这个讲话稿,尤其是关于胡耀邦审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几句,一字未改。这使我感到很欣慰。

  胡锦涛在这个讲话中,虽只是提了一下胡耀邦的名字,并没有展开讲,但在当时形势下,这就意味着肯定了胡耀邦在这场大讨论中的作用,冲破了无形的禁区,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人民日报》的报道

  这个“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座谈会”,没有在推进思想解放方面提出什么重要的东西,开得比较一般,而且,当年在启动和推进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士,如吴江、孙长江、杨西光、胡绩伟、于光远等人,都未被邀请到会。这样做,既不尊重历史,也有悖政治伦理,当时就引起议论,本人也感到很遗憾。但是,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到胡耀邦的名字,却是这个会议的一个亮点,甚至是唯一的亮点。

  此后,人们在讲述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这一历史事件时,就不再回避胡耀邦了。但这种变化在有些地方还是相当艰难的,经历了一个过程。下面举一个实例。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先后编了两个“大事记”。这两个大事记就典型地反映了上述情况。

  在2009年编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中,1978年5月10日是这样写的:“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此文。此后,在邓小平的领导、支持下,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新华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第39页)这里提到了中央党校,也提到了《理论动态》这一刊物,但避开了胡耀邦的名字。

  过了二年,2011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又编印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在这本大事记中,1978年5月10日的写法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几乎相同,但加了“经胡耀邦审定”这几个字,终于改变了讲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不提胡耀邦名字的状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第121页)。

  尊重历史,这是普普通通的道理,没有人从原则上反对这个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要做到实事求是,尊重历史,却是很不容易的。

  2023年2月13日
加入收藏夹】【关闭
 
 

   
 
沈宝祥: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一次...
胡耀邦在中央党校拨乱反正
盛平:翻山越岭贵州行(下)——...
贾德灿:胡耀邦敬重张澜二三事
盛平:翻山越岭贵州行(上)——...
盛平:胡耀邦与经济特区
盛平:云南崇山峻岭富民行(上)...
 

[getpllist]17[/getpllist]
 

京ICP备0602582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9933     电话:010-82271466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
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如作者对本网站发表其作品有不同意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