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徐州的山水之间,又将呈现一片绿的世界。每当此时,我总会忆起当年的绿化荒山、荒地和荒滩,忆起一位伟人对徐州绿化的称赞和鼓励。这位伟人便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到徐州来视察的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 新中国诞生之后,徐州的荒山、荒河和荒滩的绿化工作已经被各级领导列入重要工作,到国庆十周年,徐州的大多荒地都披上了绿装,并且出现了黄河沙滩变果园,秃山变成花果山多处景观。铜山县汉王乡136座光秃的山头之一———小红山,山陡土薄,茅草不长,竟被以朱玉华、朱桂华和杨典华三个小姑娘为带头人的一群娃娃包揽起来。她们抬着土、挑着水、抱着树苗上了山。几年坚持,小红山便变得绿油油的了。人们为了表达对娃娃们的敬佩和称赞,取三位姑娘名中的“华”字将小红山更名为“三华山”。那时,我在一家报社工作,闻讯后,便以记者身份前往三华山采访,目睹了荒山的巨变,听取了她们的先进事迹,大受感动,便写了一篇题为《三华山》的通讯,寄给团中央的机关报———《中国青年报》。这家报纸于1959年9月5日以“十年巨变”醒目标题、用大半版篇幅予以发表。不久,这篇文章又被越南《劳动青年报》全文转载。于是三华山的故事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1960年春天,胡耀邦同志来徐州视察,有关方面请他对徐州市机关单位青年干部作一次报告。报告会的主会场设在工人文化宫,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报告会。胡耀邦同志的报告十分生动,他从新中国的十年巨变谈到徐州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他特别赞扬了徐州的绿化工作,说徐州的荒滩、秃山都换了新颜。报告中,他提到了三华山,说:“在《中国青年报》上看一篇三华山的文章,是徐州绿化的典型,三位十几岁的小姑娘领着一群小伙伴,绿化了一座山头,改变了荒山,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他又向主持报告会的人问,“三位绿化荒山的小姑娘是不是来到会场了?”主持人告诉他,“她们住在农村,没有来参加报告会。”之后,有人告诉他,写《三华山》文章的人在会场上。耀邦同志表示“要见见”。 会议休息时,喇叭里播出呼唤,要我到后台休息室去。我匆匆赶到后台,见到团市委的同志,问“有什么事?”他们说:“耀邦同志要见你。”我有点慌张,心想:与耀邦同志并不相识,见我何事?正慌张中,耀邦同志已经站起身来,伸出双手,一副平易和善的神态,说:“《三华山》那篇文章是你写的?写得很好!”我明白了,原来是那篇文章牵的线,便笑着点点头。耀邦同志拉着我坐在他身边,问起了三华姑娘的近况。在我回答他问话的时候,他不时地插话表扬她们。后来,他说:“你再去三华山的时候,转告三位小姑娘,我向她们问好,希望她们继续努力,干出更大的事业。”我告诉耀邦同志,“三位小姑娘的代表朱玉华不久前还到北京参加‘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呢。”耀邦同志说,好,好,应该好好地表扬她们,号召全国青年向她们学习。” 见到耀邦同志那么高兴,便想:何不请他为三位小姑娘题几句鼓励的话。我随手拿出听报告时带去的笔记本,对耀邦同志说:“耀邦同志,我去三华山时,一定将你的话转告三位小姑娘。我想请你给三位小姑娘题几句勉励的话,可以吗?”耀邦同志毫不犹豫地说:“可以,可以。”他接过我递过去的笔记本,略加沉思,便从上衣衣袋中拿下钢笔,写下:“三华年幼志气高 绿化荒山称英雄”,签上自己的名字,递还给我。又说:“告诉她们,继续努力干!” 接笔记本时,我说:“谢谢耀邦同志的厚爱。”他又说:“中国的年轻人都能像三位小姑娘那样,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建设家乡,我们的国家便会无山不绿!” 与耀邦同志相见后不久,我便又去三华山,见到乡里的同志和三位小姑娘,转告了耀邦同志对她们的鼓励,她们很受鼓舞。乡政府当即决定在三华山上建纪念碑,将耀邦同志的题字刻在碑上。十分遗憾,“文化大革命”中 ,我的笔记本被造反派抄家抄去了,批斗多次,本子也不见了。不久前,我们又相聚在三华山上。虽然我们都已鬓发染霜了,但三华山却更加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