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图片 视频 音频 书签 博客 旧版入口
标  题
作  者
正  文
简  介
不  限
   
 
   
     
 
 
·文革中自杀的女..
·杨奎松:马、恩..
·吕端大事不糊涂..
·曾彦修:微觉此..
·顾保孜:彭德怀..
·于继增:邓小平..
·张爱萍文革挨整..
·章剑锋:“文革..
·尹家民:受困于..
 
 
·钱钢:从唐山大..
 
专题特辑  /  怀念耀邦  /  口述耀邦  /  耀邦研究  /  电子杂志  /  背景参考  /  投稿
  网上纪念馆  /  耀邦家庭  /  耀邦年谱  /  耀邦著述  /  手迹文物  /  故居陵园  /  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背景参考 >> 背景分析
牟广丰:父亲的离世
作者:牟广丰      时间:2023-05-25   来源:丁东小群
 

 

  今天是父亲牟宜之离世48年忌日。1975年4月29日,父亲客死济南,忧愤而亡。

  父亲1909年3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日照市奎山区的一个耕读世家。1925年,他16岁,在济南求学,参加革命,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经历了一次次血雨腥风,从学生运动、农民暴动、出国避难、抗日救亡、敌后斗争、肃反整风、国共内战,到创建政权。为了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他毁家纾难、蒙冤受屈,在所不惜。尽管功勋卓著,但刚正不阿的本性使他吃尽了苦头。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北大荒边陲寒苦之地劳动改造,虽体弱多病,他还是挺了过来,直到1974年,邓小平对他的问题进行了批示,肯定他历史上做出的重大贡献,并指示让他回到关内择地休养。

  由于父亲原籍山东,长期在山东工作,抗战前就担任山东日报社长;抗战爆发举乐陵一县之力投身抗日洪流,曾先后担任泰山支队司令员、鲁北行政委员会主任、山东省战工会委员和临时参议会驻会议员,在此期间参与制订了中国第一部《人权保障条例》;后担任沂蒙行政公署专员,在反扫荡的严酷环境下,组织军民修建了当时最大的保障民生的水利工程,杜绝了沂河和汶河的千年水患,并将这条长达5公里的沿河大堤命名为“民主堤”;在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参议室主任兼独立一旅政委时,策动了多股伪军起义。他在山东的业绩在老一代人中有口皆碑。虽然他的足迹遍及山东,但他还是喜爱济南,那是他参加革命的起点。1949年又回到济南,整治大明湖、开辟英雄山、兴建青年桥;大刀阔斧建设市政工程,对他亲手打造出轮廓的新济南怀有特殊感情。因此,他怀揣邓公批示及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建委的介绍信,由当时国家基本建设革命委员会办事组长张学儒陪同前往济南。没想到的是,济南竟成了他66岁人生的最后一站。

  当时高层内部暗流涌动。父亲的两个山东老乡,在历史上都和他结下过梁子。一个是康生,另一个是江青。康生和父亲1930年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时同时被捕,父亲当天由姨父国民党元老丁惟汾保释出狱,而康生被关了一段时间,还是父亲求助丁惟汾将康生保释出来。康生不但不感恩,还恩将仇报,1957年给父亲拍板定案:就凭牟宜之在国民党内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也是右派!与江青结怨也是1930年代,江青在青岛山东大学勤工俭学当刻录员时,住齐河路口山东大学教工宿舍,而丁惟汾公馆是齐河路4号,两个房子相距不足十米,作为近邻彼此相识。1938年,在延安窑洞父亲被毛接见时,毛知道父亲是丁惟汾的内侄,便说我这里还有你的一个山东老乡,接着请出江青;没想到江青见到父亲却装出素不相识的样子。以后父亲多次向肖华、张霖之等老战友提起此事,认为江是在毛面前演戏,毛娶错人了。1950年代初,父亲在济南搞城建,亟需拆迁用地,无意中把江青亲属的坟平了,惹下大祸,幸亏邓颖超、肖华、帅孟奇、谷牧等人出面,将父亲及时调离,才免于大难。

  1970年代,父亲决定回济南休养,激活了沉寂已久的旧怨,招致父亲的杀身之祸。下车伊始,遭到山东省拒绝接纳。当时山东省主要负责人对四人帮言听计从。四人帮在山东的党羽不见父亲,还放出风来说山东是老区,出去的干部多,如果都回来养老,山东接待不了;光有邓的批示不行,还要有春桥同志的意见 。父亲兴冲冲来,却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父亲当时在济南部队的老战友曾思玉、杨国夫、陈美藻和孙继先等都劝父亲留下来,就在山东宾馆住着,不给安排就不走。另一方面张学儒组长回北京向国务院报告,看下一步怎么安排。这件事就陷入了僵局。建委和国务院那边迟迟没有下文。而山东官方也无人出面,就这么拖着耗着。军队和地方的一些老干部出于对父亲境遇的同情,看望父亲,请父亲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大家在一起发牢骚,泄不平,甚至谈到四人帮一旦专权就重新扯旗造反。

  就在这个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使父亲受到强烈刺激。1975年中央对国民党最后一批在押战犯发布特赦令,被赦人员可以选择适当地方养老。其中有几个山东籍人士,选择回到济南,也住进山东宾馆。省委主要负责人不仅出面接待,统战部更是三天一请,五天一宴。获释人员大都还认识父亲,因为父亲担任过山东军区城工部副部长和辽东军区敌工部部长,长期开展敌伪军工作。这两方,一方坐冷板登、一方是坐上宾;引发山东军地老干部热议: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也许是舆论反应强烈,官方采取了极端的措施。1975年4月22日,省接待办一工作人员登门给了父亲一个信封,父亲打开一看是一份逐客令和一分缴费单据:限父亲一周内离开山东宾馆,并交付房费上万元!

  父亲入住是国家建委安排的,在此等待也是国家建委同意的。有邓小平批示和国办的介绍信才来山东的。一下子让补交大半年上万元的房费,真是要了他的老命!父亲1932年参与组织日照暴动,变卖了自家三十亩地购买枪支弹药;1938年秋冬之际又给了邓小平10万银元,解决129师冬装和药品短缺的燃眉之急;1957年被打成右派撤职降级降薪;1966年文革扣发工资,在北大荒每月12元生活费。他当时简直一贫如洗,怎么可能拿得出上万元钱补交房费?真是急火攻心,父亲一下子栽倒在床前地毯上!随即被送往济南市立医院急诊室抢救,经诊断为脑血栓和颅内大面积出血。当晚医院通知家属,我从黑龙江昂昂溪乘火车连夜赶往济南。到了医院,父亲已经不能说话。我握着父亲的手说,儿子来看您了。他点了点头,眼眶里流出两行苍凉的泪水。父亲在医院里维持了一周,省里有关部门没有一个在职的官方人士来看望,父亲彻底绝望了。他已经偏瘫,但几次用没有麻木的那只手拔掉输液针管甩到地上!1975年4月29日下午2点38分,父亲与世长辞。父亲抗战时期的警卫员,时任泰安军分区政委的宋茂云在给父亲殓尸时,发现父亲随身竟然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还是多年前的旧军装,内裤已经有多块补丁,老的军用皮带已经连接了几处。他不禁伏尸痛哭!

  父亲是我的人生导师。他博学多才,唐诗宋词古文随口就来。他对我们的家教朴素平实。比如:撑开肚皮吃饭,瞪起眼睛念书,集中精力办事,立定脚跟做人。又比如:可以说错话,但不能掏错兜;可以站错队,但不能上错床。通过这些简单的道理,可以看到一位慈父正直高大的形象!

  在四人帮猖獗的年代,父亲没有活到天亮的那一天,是为永恒的遗憾!

  粉碎四人帮后,父亲的右派冤案得以改正。家乡的父老乡亲敞开宽阔的胸怀迎接游子的归来。父亲的骨灰被安置在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家乡也隆重纪念日照暴动80周年,并修建了牟宜之纪念馆。父亲生前没能叶落归根,死后却在山东落地生根了。

  最后,以邵燕祥《纪念牟宜之百年冥诞八绝句》中的两首结束此文:

  当年何物踞山东?

  告老还乡不见容。

  岂向兽心责仁义。

  朱衣华袞亦爬虫。

  一朝梦觉与君同,

  至死不言万事空。

  谓我心忧忧复乐,

  谁能禁唱大江东!

  2023年4月29日

加入收藏夹】【关闭
 
 

   
 
牟广丰:父亲的离世
蓝小贱 :1961年,田家英嘉兴调查...
周志兴:读《黄克诚自述》:功勋...
邓晓芒关: 于“上山下乡”:幸好...
钱江:邓拓辞世57年,新感受、新...
祝华新:历史难以取巧:回望八十...
徐景安:亲历改革开放初期的决策...
 

[getpllist]17[/getpllist]
 

京ICP备0602582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9933     电话:010-82271466  EMAIL:hybsl@126.com

版权所有:胡耀邦史料信息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
本网站为公益性网站,如作者对本网站发表其作品有不同意见,请立即和我们联系。